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顾星桂课题组利用AIE效应揭示沉淀聚合成球机理

聚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乳液聚合、分散聚合、悬浮聚合以及沉淀聚合等。相比于其他的聚合方法,通过沉淀聚合制备得到聚合物粒子具有粒径均一、尺寸可控、表面洁净等优点,在能源、环境以及生物医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材料学院杨万泰院士开发的“自稳定沉淀聚合”不仅克服了传统沉淀聚合制备聚合物粒子尺寸较大、表面功能化困难等不足,而且同时实现了石油炼制过程中废弃烯烃组分的高效利用。然而对于沉淀聚合的机理尚缺少充分直接的实验验证。近几年唐本忠院士开创并引领“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AIE,作为新兴研究热点领域,已经在生物成像、疾病诊断与治疗、发光器件等领域获得广泛地应用基于AIE原理,具有AIE现象的荧光分子表现出游离态分子不发光,聚集态高效发光的特点,因此荧光可视化聚合过程监测和机理研究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近日,我校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顾星桂教授与材料学院杨万泰院士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题为“Fluorescence Self-Reporting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Based on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for Constructing Optical Nanoagents”的研究论文。他们利用具有AIE应的可聚合荧光分子作为荧光探针,利用沉淀聚合过程中聚合物“析出-聚集”的相分离现象以及AIE原理,实现了以“自稳定沉淀聚合”为模型的沉淀聚合机理的荧光可视化研究。该研究首次从实验上证实了沉淀聚合过程中成核期与增长期的存在,并验证了聚合物粒子生长阶段的“动态硬化”过程。整个过程无需对聚合体系造成任何扰动,表现该方法所具有的“原位、实时、高灵敏性监测”的特点,体现出AIE在揭示聚合物成球机理上的巨大优势,开辟了一种荧光监测聚合成球机制的的新方法,最后文章利用“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得到了具有荧光性质与高效产生活性氧种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聚合物微/纳球,利用微/纳球表面的酸酐键与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s, NK cells表面氨基快速click”反应,实现了自然杀伤细胞的快速标记以及光控免疫活性增强

图1 基于AIE效应自稳定沉淀聚合机理荧光可视化揭示生物医学应用


该工作衷心感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万泰院士和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的悉心指导,感谢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洪崧老师、王洪微老师、李玉倩老师、王思老师的大力帮助。工作是由我校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单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东莞理工学院合作共同完成

 

文章信息Guan Wang, Liangyu Zhou, Pengfei Zhang, Engui Zhao, Lihua Zhou, Dong Chen, Jiangman Sun, Xinggui Gu*, Wantai Yang, and Ben Zhong Tang, Fluorescence Self-Reporting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Based on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for Constructing Optical Nanoagents, Angew. Chem. Int. Ed. 10.1002/anie.201913847.

文章链接: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913847.

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北京化工大学
版权所有©: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联系邮件:baicjobs@mail.buct.edu.cn
联系电话:86-10-64438262